|
|
会 长 | 王 韶 |
轮值主席 |
|
常务副会长 |
夏海钧(中国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总裁) 莫 斌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集团总裁及执行董事) 朱荣斌(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兼总裁) 林 峰 (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越秀地产总经理) 张 俊 (中国奥园商业地产集团总裁) 陈 茵 (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刘 臻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华南区总经理) 麦 帆 (佳兆业集团(深圳)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集团控股总裁) 李升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公司总经理)
陈水茂(广州市敏捷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刘黎斌(平安不动产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总经理) 刘光金(东莞市三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志伟(广州新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副 会 长 (按姓氏 笔画排列) |
王 丹(深圳世联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地区总经理) 王安泉(江门市蓬江区锦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海洋(雅居乐地产置业有限公司总裁) 王燕凤(东莞市富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毛文斌(广州市湖品房地产有限公司(龙湖地产广州公司)总经理) 邓亚宁(茂名市宏丰长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付熙嵬(中海发展(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 邝绍荣(广东翔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 皮勇军(上海蓝城置业有限公司华南事业部总经理) 邢 燕(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企业战略客户部总经理) 吕 文(佛山市东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守和(河源市华达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远炳(美林基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 昉(隆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绍生(宜华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 煜(广州旭辉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阮灿华(清远市恒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纪建德(龙光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 张 宾(广州招商房地产有限公司招商蛇口华南区域总经理) 陈文华(广东坤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 俐(广东能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陈富东(广东富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汉波(珠海诚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文强(佛山北大资源地产有限公司总裁) 郑少初(韶关市富康物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单 文(星河地产集团华南区域常务副总裁) 钟振强(广东宏远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段维立(广州金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华南区域董事长) 姜忠民(绿地香港湾区公司绿地香港助理总裁兼湾区公司副总经理) 袁 俊(广东保利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莫浩然(广州汇美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顾继伟(广东中梁汇置业有限公司南方大区总裁) 徐学文(广东祥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徐 珺(广州市方圆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集团执行总裁、广州公司总裁) 高 原(广州市金岳置业有限公司(易居企业集团 )副总裁) 黄少媚(新世界(中国)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 黄书平(深圳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广深区域公司总裁) 黄婉茹(广东联泰房地产有限公司常务副主席、深圳联泰董事) 黄锦华(广东万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韶海(福晟集团集团执行总裁、广州福晟董事长) 梁志旺(开平市瑞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鲁君驷(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谢宇晗(合富辉煌(中国)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董事、合富研究院院长) 谢跃辉(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肇庆百花园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鸿文(广东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广州颐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路劲地产广州公司 美的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
监 事 长 |
陈国辉 监事:张彬洪 李小楠 王楚焊 冯锦麟 |
秘 书 长 | 常可 |
商务洽谈:黄先生 86-20-87382426 刘先生 86-20-87376855
展商服务:刘先生 86-20-87376855 媒体联络: 86-20-61205968
传真:86-20-87376847 珠三角房博会交流群:239583153
新旧动力加速转换 “稳中提质”态势明显
中国经济“失速论”已不攻自破(热点聚焦)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第三季度增长6.7%,延续了此前两个季度的良好势头。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不仅总体平稳,而且一些反映经济运行趋势、增长结构及发展质量的关键数据的表现也好于预期,整个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态势明显。同时,这些事实也意味着,此前一些渲染中国经济将“硬着陆”“陷入衰退”等的“失速论”论调已不攻自破。
关键数据好于预期
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身高增长可能是判断其成长发育的最直观标准;但成年后,衡量指标就会逐步扩大至认知、思维、情感等更多维度。其实,看待任何一个经济体的成长也是同理。
尽管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表现不俗,但今年以来一些国际机构仍不时抛出中国经济“即将失速”的论调,认为中国经济将在今年二季度及随后的季度急剧放缓,并断言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消失“只是个时间问题”。不过这次,“失速论”再一次被“打脸”。
工业用电量、发电量、货运量指标均明显好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4%;全国居民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速高于人均GDP增速;民间投资增速比1—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在中国经济的最新答卷中,不仅GDP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而且不少关键性指标都好于预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主要数据的表现令人鼓舞,已经让“失速论”“硬着陆”等论调不攻自破。“尽管今年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还是6.7%,但不要忘了去年中国经济每季度环比也是增长的,因此今年三季度增长的基数实际上比一二季度要大,绝对增量也就更多。与此同时,我们经济增长的含金量也比以前更高了。”徐洪才强调。
而在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等多位学者看来,在全球经济环境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且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表现和世界其他国家横向比较依然非常亮眼,保持6.7%的GDP增速难能可贵。
结构调整成效实在
事实上,与经济增速本身相比,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相关数据的变化显然对判断中国经济中长期走势更具参考意义。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新的动能在加快成长,因此“稳”的基础有所加强。具体来看:一是“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效。例如,前三季度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0.5%,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7个月减少,企业成本和资产负债率都有所下降。二是产业结构继续升级。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三是需求结构继续升级。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占比在提高,同时高耗能行业占比在下降。
在10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前三季度,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前8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0%以上,太阳能电池、光电子器件产量增长则在20%以上。不难看出,这与“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2%”、“日均新登记企业1.46万家”等看似细微的变化一样,不仅有力地印证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所取得的实效,更反映出新经济动力的日益强大。
“过剩产能出现下降、房地产库存有所减少、企业成本进一步降低、基础设施投资及时补位……可以说,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初步成效已经在宏观经济数据中得以体现。”徐洪才表示,取得成绩并不代表没有问题,未来各界还需要脚踏实地地落实中央各项改革措施,积极推动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去产能并实现转型升级。
改革坚定预期向好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出与中国经济一次又一次地用事实说话,“失速论”在海内外愈发没有市场,而理性分析并给予未来中国经济积极预期的声音则越来越多。
亚洲开发银行在其9月底发布的报告中,上调了今明两年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期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月初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亦在全面下调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的同时,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维持在6.6%和6.2%不变;彭博社则在报道中称,今年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完全“触手可及”。
有阿根廷学者进一步指出,在第三季度GDP发布之前,有部分经济学家曾担心中国经济可能持续减速,但6.7%的增幅无疑有力回击了这些质疑。“中国最新经济数据让近期饱受利空消息打击的世界经济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该学者说。
专家表示,在世界经济复苏依旧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未来依然会面临一些外部的不确定性。但是,只要我们持续坚定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积极培育新生增长动力,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实现新一轮强劲增长并为全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并且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推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将越来越强;徐洪才则预计,未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势不会改变,四季度GDP增速或为6.6%,明年经济增速应该不会低于6.5%。